發布時間: 2024-07-01 來源: 社會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保護好、傳承好文化遺產,對賡續歷史文脈具有重要意義。省發展改革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保護第一、傳承優先”,加強頂層設計,加大資金投入,高質量構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新格局。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強化頂層設計,明確文化遺產保護重點。安排前期費180萬元,支持編制長城、長征、黃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強化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要素保障。印發《青海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安排部署“調查黃河文化遺產資源、推進黃河重要文物修繕”等重點任務,推動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和系統性保護。
二是堅持保護第一,挖掘文化內涵,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大力實施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十四五”以來,累計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3.4億元,實施14個國家文化公園項目,高標準建設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廁所、生態停車場等基礎設施,突出地方特色,注重環境改善,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提升中華文化重要標志吸引力和影響力。
三是堅持傳承發展,闡釋文化價值,加強文化遺產展示弘揚。聚焦重點文物保護和考古發掘關鍵領域,落實中央預算內投資1.3億元,實施7個文物保護項目,完善保護管理、展示利用、配套服務設施,提升重要遺址遺跡考古能力和設施條件,更好滿足考古標本儲存、修復、研究等多種功能,持續增強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能力,提高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
下一步,省發展改革委將認真落實全省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座談會會議精神,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正確處理保護與利用、發展、開發的關系,積極爭取中央專項資金,全面加強系統保護,促進文化遺產活態傳承與活化利用,打造中華文明傳播展示的“青海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