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體改處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涉及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業發展息息相關。今年5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施行以來的第4個“民法典宣傳月”。5月以來,省發展改革委按照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省司法廳印發的《2024年全省民法典宣傳月方案》部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圍繞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加強民法典等相關法律法規學習宣傳,堅持從民法典中“抓藥開方”,為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一、強化學習,“典”明重大意義。我委積極落實全省“民法典宣傳月”統一部署,由委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進“依法治委”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民法典宣傳活動,制定宣傳計劃,明確宣傳目標、內容、形式等,確保了活動有序有效進行。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和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計劃,邀請省司法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孫青海作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奮力推進新時代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專題講座,進一步深化了發展改革部門黨員干部對習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義的認識把握,為全面推進依法治省,強化法治政府建設提供了法治思維和方法。學習貫徹民法典。抓好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規章清單學習,利用“法宣在線”等平臺,組織全委開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學習研讀。學習宣傳民法典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和堅持主體平等、保護財產權利、便利交易流轉、公平競爭、追究侵權責任等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相關的基本原則、基本要求和有關規定。
二、法潤民心,“典”熱普法新陣地。學法于心,守法于行。我委積極創新普法宣傳模式,以激發普法宣傳興趣為關鍵點,充分利用各類法治文化陣地生動開展宣教活動。開展旁聽庭審活動。我委先后兩次組織領導干部和青年干部前往西寧市鐵路運輸法院、城西區人民法院現場旁聽了相關庭審。通過“零距離”“全流程”觀摩庭審,旁聽黨員干部對庭審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陳述等審理過程有了直觀感受,深入了解了法庭對事實證據、法定程序、法律適用等環節的審查認定,“面對面”感受了法律威嚴,把庭審過程變成學法、知法、明法、守法的鮮活課堂,進一步提升了黨員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展多路徑宣傳。在委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電子屏等開設民法典宣傳專欄,加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普法,發布了“民法典宣傳月”知識海報、民法典中優化營商環境保駕護航條款、青海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宣傳片等內容,直觀、簡明扼要地將易懂、易記、和自身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進行推送。參與青海廣播電視臺舉辦的“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欄目,開展政策法規咨詢、解答服務,讓法治理念細致入微、浸潤人心。參與知識競答。倡導全委積極參加中國普法微信公眾號和全國普法新媒體矩陣組織開展的民法典知識競答活動,通過舉一反三,促進學習、鞏固知識、培養思維能力,提高法律素養。
三、精準把脈,“典”亮服務新動能。民有所呼,法有所應。我委以“民法典宣傳月”為契機,發揮優化營商環境統籌協調職能作用,運用法治思維推進工作、解決問題、加強反饋,不斷提升法治質效。營商環境評價全覆蓋。對全省8個市州、4個園區、45個縣(市、區、行委)營商環境進行全覆蓋評價,全面了解和掌握全省營商環境改革成效,編制發布《青海省營商環境評價報告(2023)》?!扒嗪J∫钥萍贾伪P活信用數據,增信賦能普惠金融”典型經驗做法獲全國營商環境專項督查通報表揚。聚焦市場主體解難題。開展民營經濟發展專題調研,舉辦“民營經濟茶座”,設立助企暖企熱線,暢通訴求反映和問題解決渠道。通過自查自糾、社會征集、聯合行動等方式,重點解決對企服務質量、清理拖欠民企賬款,助企紓困解難等問題。以論壇、茶座、走訪、問卷等形式,構建政企多層次溝通交流機制。推進監督管理常態化。依托市場管理網格,落實包容審慎執法,廣泛運用指導約談等柔性方式,重點整治多重、多頭執法問題。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堅決防止超越法定權限或違反法定程序實施監管。努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推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取得實效。
通過一系列的集中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全委黨員干部和群眾對民法典的了解和認識,增強了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營造了濃厚的法治氛圍,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委將緊密結合發展改革職責,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依法行政,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發展改革各項工作在法治的軌道上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