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3-07-06 來源: 機關紀委提供
主題征文
國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風
青海省服務業發展促進中心 顏 麗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胺堑o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梢哉f,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而家風作為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對家庭、對人的影響無疑也是巨大而深刻的。家庭氛圍的優劣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孩子的成長。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有的父母由于工作太忙,忽視了與孩子的親近和交流,孩子就變得冷酷、攻擊性強、情緒不安,常常以攻擊、破壞的行為顯示他們的存在,希望能引起父母的重視。有的父母過分專制,孩子容易形成兩種極端的表現,要么順從,要么膽大妄為,因不滿父母的態度而專門對著干,但內心卻充滿不安全和孤獨。而在民主的教養態度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顯示出良好的個性品質,獨立、爽直、親切、協作,他們總是受到教師和伙伴的歡迎,這種良好的刺激反過來又鞏固了他們的良好行為。家風是家庭中長期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思想、道德觀念、行為習慣及生活學習等作風的綜合表現,亦稱“門風”。所以,家長應注意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品德修養,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孩子是家庭的未來與希望。許多年輕的父母在孩子尚未出生時,就構建好了一幅孩子未來發展的藍圖,希望孩子健康、活潑、聰明,希望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名有出息、有才干的人。
我們工作中也是一樣,工作風氣好,業務服務好,單位的成長就會蒸蒸日上,群眾就會豎起大拇指,反之不好的風氣會讓單位的發展寸步難行。要把家庭和工作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單元,在落細、落小、落實中見成效,在全社會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
弘揚傳統家風,永葆家國情懷
青海省經濟研究院 孫譽嘉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中指出: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家和萬事興等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粹,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樹立良好家風有助于營造全社會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應當永遠銘記、融入血脈、傳承發揚。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是長期生活實踐中不斷形成的家庭文化。它主要表現為家族代代恪守的家訓、家規。一個詞,一句話,一個故事,一段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在培育良好家風方面,先輩們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朱柏廬的《朱子家訓》中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葛亮的《誡子書》中“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啟示我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要清心寡欲,使志向明確堅定,要安定清靜下來,長期刻苦努力而實現遠大理想。
戰爭年代,為國家為民族不計得失的精神,犧牲個人、獻身革命的家國情懷,鑄就了我們偉大的民族之魂。戰爭時期有林覺民的《與妻書》說:“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聶榮臻給父母的家書中寫道:“決非一衣一食之自為計,而在四萬萬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革命烈士查茂德說:“就是我犧牲了,也是很光榮的,是為革命而犧牲,是有價值的。”這些在歷史長河中萬古閃爍的家國心,對后人的思想和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好的家風、家訓、家國情懷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文化傳統,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義。
新時代,也有不少人擔重責,展現家國心?!拔覊粢娢覀兎N的水稻,長得跟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把那樣長,顆粒像花生米那樣大,我們就坐在稻穗下乘涼……”這個“禾下乘涼夢”,讓“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水稻研究路上一走就是幾十年。他歷盡波折,但夢想之光從未磨滅,最終他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讓十幾億中國人把飯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里。之后的屠呦呦、張桂梅、錢七虎……都是懷家國之心,秉責任之夢,擔起時代重責,為我們樹立起一個個仰慕的榜樣。
在和平年代,我認為,良好的家風是要有互相幫助、團結與共的精神,而不是偏左向右,這樣的家庭出來的子女不團結不和諧;良好的家風是要吃苦耐勞、不是好逸惡勞,勤勞創造財富,懶得不動自己都難以生存,何來的好生活、幸福感;良好的家風是有規矩的,是為國家、集體著想的不是自私自利,國家好,集體好,自己才好,只為自己謀私利,走到哪里都不行;良好的家風是誠實守信,崇尚道德,做人做事講信用誠實,才能和人友好相處,才能擁有一份好的事業;良好的家風是勤勞節儉、自強自立,只有這樣才能在社會上生存的好,獨立強大,甚至幫助他人為國家、為集體服務;良好的家風是和人友好相處、家庭民主公正,不是家長制、權威制,只有這樣家庭出來的子女才是自信、樂觀向上的;良好的家風是尊老愛幼,與人為善,不是欺男霸女,阿諛奉承……
我們要將優秀家風代代相傳。優秀家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種無言的教育,一部無字的典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心靈,塑造著我們的人格。傳承優秀家風,有助于我們凝聚情感,涵養德行,砥礪成才。家庭是我們夢想起航的地方,每個小家庭的家風,匯聚成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家風,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優秀家風都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基點。傳承和弘揚優秀家風,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優秀家風的傳播者。我們傳播優秀家風,就是向社會傳遞正能量,引領良好的社會風氣,建設家庭文明新風尚。
涓涓細流,溫潤而有力
青海省經濟研究院 楊慧青
家庭是社會的紐帶,也是個人成長的關鍵。良好的家風,不僅能塑造良好的品格,而且能匯聚起家庭向上向善的力量。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不管是我的原生家庭的家風還是婆家的家風,都深深影響著我。
我的家庭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背景息息相關。爺輩:爺爺的父輩是地主,自土地改革運動的興起,家族經歷了從繁榮到沒落的巨大轉變,但是他不甘于現狀,自謀出路,憑借著他的學識(接受過高中教育)和睿智,做過很多工作,照顧好了全家……父輩:父親的青年時期正是1978年之后,他憑借著骨子里勤勞的天性,跟隨爺爺四處奔走做生意、淘金、挖蟲草等,而我的叔叔也能在開放的大環境下有機會去報考高中和大學,自此家族中有了第1個“讀書人”;同輩:我們深受爺輩和父輩的奮斗史、創業史影響,5個孫輩中有了3個“讀書人”,而我作為其中一員,自小父母一直鼓勵我讀書,更有叔叔這個好榜樣,才得以走出農村、跳出農門。
我的父母作為家庭中的主要成員,為全家傾盡了所有。贍養了3位老人,分別是爺爺奶奶和爺爺的哥哥(因爺爺的哥哥無兒無女也由我父母照顧),其中爺爺奶奶曾因身患疾病致使家庭負債累累,在那個農村醫保沒有普及的年代,面對老人的疾病,他倆始終沒有因經濟拮據而就此放棄醫治他們,反而是即使四處借債都會竭力去醫治;供叔叔讀書和協助成家,叔叔讀書時,爺爺奶奶不再是盛年,供叔叔讀書的重任自然落在父母身上,叔叔也因畢業后年紀偏大,馬上面臨結婚問題,于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叔的小家得以在1996年順利建成。叔叔工作后,盡其所能給予了我們很多幫助;支持我繼續深造,回憶過去的讀書歷程,我的母親還是我的啟蒙老師,小時候冬天晝短夜長,早上醒來后她會教我乘法口訣、認字等。他們始終支持我的決定,是我的精神支柱,尤其是考研階段,每當我復習壓力很大時,經他們耐心疏解我的情緒,我總會動力滿滿;助力弟弟創業:弟弟自初中畢業后,就一直輾轉于格爾木、西寧等地學習汽車修理技術,隨著技術的精進,2015年年初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他得以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經營汽修店。
我的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不止體現在“美好的生活需要自己創造”“讀書改變命運”上,還體現在知恩圖報、誠實守信、走正道、同情和幫助弱者等多方面,正因為有了他們的言傳身教,才使我成為如今更好地自己,也讓我有機會遇到優秀的愛人和他的家庭……公婆憑借著勤勞苦干,撫養大了4個子女,還供4個子女讀書,徹底改變了所有子女們的命運,這在農村實屬罕見。如今子女均已成才,他們完全可以安然地享受晚年生活的美好,但他們依然勤勤懇懇、繼續發光發熱,沒有任何怨言地又替子女照顧了4個孫輩。
家風是無形的,也是有形的。好的家風正如涓涓細流,會在我們的生命長河中一直滋養著我們,好的家風也是溫潤有力的,會影響著我們的一言一行。我想,不管是我的原生家庭,還是我的婆家,他們帶給我的良好家風,都是我和愛人積極進取的不竭動力和學習借鑒的好典范,我們也將會把好的家風繼續言傳身教給我的孩子們,并代代延續下去!
父親節的禮物
青海省價格認證中心 李彥麟
父親節的當天,意外收到了一份快遞包裹。打開之后,是一支包裝精美的湖筆,暗紅色檀木筆桿,乳白色兼毫筆鋒,附有啟功體收藏證書一份,錄有湖筆的特點和歷史傳承。是誰給買的呢?妻子笑著說,這是兒子給你買的父親節禮物!驚喜不?
確實有點驚喜,也有點小小的意外。查看郵寄地址,確實是長沙市岳麓區,兒子從學校寄的無疑了。重新再拿起這支湖筆,然后仔細端祥,這支筆仿佛變得更精美了,散發出一股淡淡的木料加雜著油漆的味道。迎著窗外夕陽的余輝,筆鋒上似有一層隱隱光暈,柔和而淡雅。
心情忽然變得大好。一種別樣的溫情從心底滋生,輕輕地流過全身每一個地方。就像是陰雨過后,灰暗的天空中展露出的那一抹湛藍;像是昨夜陽臺上新開的花朵在清晨里散發的那一縷清香;又像周末回到老家里,門前溪流彈奏的那一串清亮的叮咚。種種溫情,匯集成一股沖動,我直奔書桌,鋪開毛邊紙,打開嶄新的湖筆,開始臨習米芾《苕溪詩貼》“松竹留因夏,溪山去為秋……”
妻子則在一旁和兒子接通視頻電話。
“看看你爸爸,把他高興得,新毛筆迫不及待地用上了!”
“咋樣,用得好著沒?”兒子在電話里問。
“好,好……”
這是最溫暖的時刻,也是最溫馨的時光。想起過往,兒子小時候的天真可愛,小學獲狀時的興奮,中學叛逆的爭吵,高考第一志愿滑榜時的沮喪,又補錄進入中南大學時的幸運……點點滴滴,仿佛就在昨天。但忽然間,兒子長大了,懂得體貼與照顧,懂得給父母買禮物了。原來生活的幸福,就是在平淡的交往、交流、陪伴當中。沒有奢華,也不需要多么高雅的格調,一切只在隨意與平淡當中。
想起近期我省官場的大地震,六名廳級干部因為違規飲酒,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查辦的查辦,撤職的撤職,曾經身居高位,顯耀一時,現在卻身陷深淵,他們的苦悶、懊悔與掙扎,我們無從想象。但有一樣,這種日常的天倫與幸福,他們可是無緣享受了。他們現在,是活在另一個世界當中。
再想想自己,歲月蹉跎,不覺間已邁入中年。父母已年邁,這幾年將是他們人生最后的時光。雖然小有病痛,但總歸沒有大的磨難。在他們的眼里,除了家人,似乎別的事情都不再關心。孩子尚在就讀,正在憧憬美好的未來。如果此時,被貪腐查辦的是自己,會是個什么樣的情景呢?自己的痛苦尚在其次,而父母的悲傷、妻子的無助、孩子的失望,再加倍反射到自己的身上,這種心痛是無以復加的,置身地獄也莫過于此吧。以身試法、以身試紀,其代價是如此沉重,如此深刻。
近期省委公布“十嚴禁”,糾風肅紀嚴的基調更加明確。而對我們這些公職人員,只要嚴格按照禁令去做,嚴格按照紀律去約束自己,對我們的工作生活其實沒有多大的影響,反而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家人,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對每一個黨員干部而言,曾經習以為常的飯桌酒局、自由散漫,已經成為過去;從嚴執紀、督查問責將成為常態。這將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征與記憶,也是社會進步所必須經歷的過程。
是的,幸福的時光,從來不是無條件的,需要我們遵紀守法、恪盡職守,以如臨如履的態度去對待這一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才能守護好我們的家庭,守護好自己與親人的安逸時光。
注重家風傳承 奮進新征程
青海省信息中心 李景鋒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國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樱~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抓好家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辯證闡明了家庭、社會、國家三者之間的關系,深刻表明了重視家庭、家教和家風對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復興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做好家庭工作,通過家庭的情感認同、家長的言傳身教、家風的浸潤熏陶,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引導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進家庭和睦幸福,促進社會安定和諧;促進黨員干部樹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家風傳承作為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切實把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融入家風傳承,弘揚廉潔家風。
中華民族自古即以家國情懷為重。從一個人成長的歷程來看,家風的傳承,更多地靠耳濡目染。家長要用一言一行影響家庭,教會孩子做人應該吃苦耐勞、多為他人著想。無形的家風會成為推動一個人自我不斷修為的手臂。家風是家庭文化,能從小影響一個人,也能影響一代又一代人。在家風傳承中,家長的角色至關重要。家長要真切認識到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影響孩子成長的第一關鍵人,多做有正能量的事情。家教傳承是很細致,很具體的。對孩子的教育,就像雕刻一樣,需要不斷地精雕細琢,才能創作出一件好的作品。一個國家、民族和家庭的重要展現方式是國風、族風、民風,能留住記憶是一個家庭最美的畫卷。
三年新冠疫情,廣大人民群眾聽從指揮、人人行動、家家防控、同舟共濟、共克時艱,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作出了積極貢獻,展示了我國家庭為國盡責、勇于擔當的奉獻精神。家風傳承積淀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人民意愿,適應時代進步要求,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家風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化、微觀化,努力營造孝老愛親的環境,助人為樂的情操,實事求是的作風,勇于擔當的精神。
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把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匯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家庭成員的思想覺悟、道德準則、文明素養和行為規范,把家庭建設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強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