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特刊】弘揚新青海精神 共筑新時代夢想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19年全省兩會勝利閉幕。740名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齊聚西寧,共筑新時代夢想。
風雨兼程中,我們走過不平凡的2018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嚴峻形勢,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各族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定向領航,從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要要求中尋策問道,全省上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五四戰略”,奮力推進“一優兩高”,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時代答卷。
回首一年,大大小小的收獲,皆源自新青海精神
過去的一年里,我們以改革致敬改革,以開放接力開放,以創新激活創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3%,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7%,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8%,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2%……發展質量和效益持續提高。
過去的一年里,我們迎難而上、銳意進取,辦成了一批打基礎、補短板、利長遠的大事要事……青海經濟社會發展在“長個子”的同時,也在“塑體型、強體魄”。
過去的一年里,我們深刻總結改革開放40年的寶貴經驗,與時俱進深化“三個最大”省情認識,深切感受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建設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奮力走好具有青海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讓青海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回望2018年,那些大大小小的收獲,是奮斗的回報,是新青海精神造就的真真切切建設圖景。
精神是青海最寶貴的財富,進入新時代,站在新起點,建設新青海,要有新精神。省委十三屆四次全體會議對新青海精神作了科學定義:站在昆侖之巔、守望全國和世界的登高望遠精神;交往交流交融、不斷融入全國和世界發展格局的自信開放精神;維護民族團結、保護綠水青山、造福全國和世界的團結奉獻精神;把握新時代新要求、激勵新擔當新作為的不懈奮斗精神。
去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回望40年奮斗歷程,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0.5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54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19倍,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158倍和91倍,工業增加值增長56倍,城鎮化率提高35.9個百分點、達到54.5%,“一主六輔”民用機場格局形成,青藏鐵路建成通車,青海進入高鐵時代,高速公路市州全覆蓋,所有縣城通二級公路,農村公路通達程度大幅提升,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連續多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廣大農牧民陸續住進磚瓦房、喝上放心水、走上小康路,高原大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恢宏巨變!
省人大代表、新海橋社區黨委書記田小紅心潮澎湃,“新青海精神提振了群眾的信心,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福利不斷提升著群眾的生活品質。我們社區工作者踐行新青海精神,就是要始終把轄區居民放在心中,傾力關注民生事業,讓居民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立足當下,繼承父輩的事業,要弘揚新青海精神
“青海改革發展穩定取得的成績,得益于索南達杰、尕布龍等一批時代楷模的精神傳承……”
冬日的可可西里嚴寒、蒼涼,要想親近這位“美麗的少女”并非是件易事。可可西里卓乃湖保護站站長秋培扎西和他的戰友們依然堅守在這片圣潔的土地上。
秋培扎西還有一個身份,他是索南達杰的外甥,他的父親、可可西里西部工委書記扎巴多杰也在保護可可西里,和盜獵分子交戰時犧牲。秋培扎西依舊選擇了留下。因為他的心中始終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接過父輩的槍,用畢生的精力、忠誠和信念,誓死守護和捍衛可可西里這片凈土?!?/p>
青海自然環境嚴酷,工作條件艱苦,沒有犧牲和奉獻精神是堅守不住的。長期以來,“兩彈一星”精神、“五個特別”青藏高原精神、“兩路”精神、玉樹抗震救災精神、“人一之我十之”實干精神等鼓舞和感召著全省黨員干部群眾艱苦奮斗、奮勇拼搏,創造了一個個感天動地的人間奇跡。
而秋培扎西和他的戰友們堅守可可西里的歷程正是新青海精神的生動詮釋。
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在建設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偉大征程中淬煉升華、輝映時代、深入人心,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上,匯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
建設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新青海,既有著光明的前景,也面臨各種艱難險阻。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唯有大膽試、大膽闖、全力拼、踏實干,迸發出新青海精神的無窮力量,才能闖關奪隘、劈波斬浪,推動新青海建設浩蕩前行。
“南北山荒山變綠嶺,依靠的就是新青海精神?!笔∪舜蟠怼⑽鲗幨心仙骄G化指揮部辦公室綠化科副科長陶敬感同身受。她表示,西寧南北山搞綠化難上加難,在這樣的條件下,一輩又一輩人持之以恒、接力前行。今天我們要發揚新青海精神,傳好綠色發展“接力棒”、打好生態建設“組合拳”,為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新時代幸福西寧作出貢獻。
行穩致遠,共筑新時代夢想,更需要新青海精神
赴德國、比利時舉辦“中國(青海)民族文化藝術展”活動,赴巴西、秘魯、阿根廷舉辦“感知中國·大美青?!褡逦幕囆g展演”活動,赴日本舉辦“感知中國·大美青海——民族文化藝術展”活動、舉辦“行走中國——2018海外華文媒體青海行暨國內知名媒體看海東”活動、組織“2018年喀麥隆新聞媒體負責人研修班”赴青考察交流活動、組織實施“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聯合拍攝《中國相冊》青海篇章……2018年,我省“走出去、請進來”對外文化交流工作頻繁,創歷史新高,青海正日益以自信開放的姿態,讓“青海故事”更加精彩。
過去的成績,我們完全有理由為之自豪和驕傲,但決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青海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較低層次,推動“一優兩高”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今年兩會上,2019年重點工作目標已定,方向已明。推進“一優兩高”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青海不僅需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更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這更需要新青海精神的引領和鼓舞。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全面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種風險,讓困難一個一個克服,將問題一個一個解決,真正做到“行穩致遠”。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在這個承上啟下的時間節點、繼往開來的前行坐標上,接續奮斗,努力追夢,跑好接到手上的這一棒,是我們應有的歷史責任;“咬定目標使勁干,擼起神子加油干,為譜寫好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青海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是全省人民的共同目標。
成功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
建設新青海是全省600萬各族人民共同的事業,我們每一個青海人都要熱愛青海、建設青海、奉獻青海,大力弘揚新青海精神,勇做建設新青海追夢人。
“過去的一年中,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各族人民把生態保護的責任扛在肩上,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把民族團結作為新青海建設的重中之重,全力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把脫貧攻堅擺在第一民生工程的地位,扎扎實實推進脫貧攻堅;創新治青理政思路,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許多新成績。而青海各族干部群眾也積極融入新青海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在踐行新青海精神中,彰顯了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向同行的同心品質。未來我堅信,只要我們堅定信念、增強信心,激揚新青海精神力量,就必將能夠譜寫好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青海篇章!”省政協委員、民革青海省委專職副主委曹海玲信心滿滿。
共筑新時代夢想,就在當下,只要我們率先垂范、身體力行,爭做新青海精神的弘揚者、踐行者,就一定能匯聚起熱愛青海、建設青海、奉獻青海的強大合力,在新時代彰顯新擔當、展現新作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贏得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