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宣講的題目是‘感受發展變化,感恩黨的恩情’?!?0月10日,海東市平安區古城回族鄉且爾甫村黨員活動室里座無虛席,古城鄉黨委扶貧干部馬艷琴即將向且爾甫村的黨員群眾帶來一堂特殊的“黨課”。
“作為一名鄉鎮干部,五年來,我親眼目睹了我鄉農村面貌和農民生產生活發生的喜人變化?,F在走進每一個村莊,都可以欣喜地看到,整潔的農家庭院錯落有致,村內的硬化巷道平整筆直,道路兩旁的綠化林清新自然,干凈寬敞的文化廣場上滿是村民們的歡聲笑語……”
作為一名黨員,馬艷琴既是鄉黨委扶貧工作專干,也是駐村工作隊員,五年的扶貧工作經歷,讓馬艷琴切實感受到黨的“精準扶貧”政策讓生活在大山里的群眾切實改變了生產生活,她將自己的感受融入到宣講詞中。
這五年,古城鄉黨委政府搶抓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機遇,以開展“精準脫貧”工作為抓手,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拓展工作思路,加快產業發展步伐,科學布局、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道路。
當歸、黃芪、黨參、羌活為主的中藥材種植讓木場、沙卡、且爾甫等村穩定脫貧;扎門、石碑的鄉村旅游項目讓脫貧戶在家門口穩定就業;山城、木場、且爾甫等村的馬鈴薯種植讓全體村民享受“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來的“紅利”……村民們的腰包鼓了,日子也漸漸好起來了。
這五年,全鄉14個行政村有了硬化路,通了班車,飲水和房屋都達到安全級別,城鄉居民醫保、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農村義務教育實現了全覆蓋,產業的發展讓大山里的農民也向“美好生活”繼續奮斗。
“村里這幾年的變化太大了!以前出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雜物到處堆、垃圾隨處見。現在好了,道路硬化了,還安裝了路燈,配備了垃圾桶,有了文化廣場,農閑時我們還可以在廣場上跳舞,我們的生活真是越來越好!”村民祁生吉開心地說著自己的感受。
2017年底,古城鄉7個貧困村全部退出,763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易地搬遷51戶,建檔立卡戶農村危房改造84戶……
一個個數據,折射出沉甸甸的民生情懷。
搬遷戶平啟洪說,現在覺得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感謝共產黨的好政策?!笆屈h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住上了新房子、過上了好日子?,F在黨的政策這么好,要抓緊機會自立自強,擺脫貧困?!?br/>
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致富”,鄉親們靠著不怕吃苦、勤勞奮斗的拼搏精神擺脫了貧困,每個人對以后的發展路子充滿信心,表示要緊跟黨的政策引領致富奔小康。
從重點貧困村到如今的易地搬遷新村,且爾甫村全體村民用實際行動闡釋著“搬得出、能致富”的生動實踐。
一項項民生實事兌現、一個個貧困村退出、一塊塊發展短板補齊,高原各族群眾收獲了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了黨的好政策,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夢在遠方,路在腳下,站在新的起點,讓黨旗更鮮艷。我們要永遠跟黨走,走向幸福小康路;我們要永遠跟黨走,繼往開來譜華章……”黨員活動室里,馬艷琴慷慨激昂的宣講博得群眾的陣陣掌聲。
艷陽高照,透過玻璃窗照射在村民們的身上,他們說著笑著聽著,感受著黨的政策帶給他們美好的一切……(陳 俊 韓世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