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解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堅持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聚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先行區、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建設,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推動綠色發展,著力深化創新驅動,著力補齊發展短板,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推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取得新成效,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
進一步推進改革創新 促進體制機制更加充滿活力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抓好企業兼并重組、債務重組或破產清算。
合理安排土地供給和房地產開發布局。
盤活企業存量資產促進企業擴大股權融資。
加大減稅降費力度。
深入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統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
繼續抓好三大“國字號”改革。
深化“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加快財稅金融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抓好農村牧區改革,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扎實推進“百項創新攻堅”、“重點產業科技支撐”、科技“小巨人”計劃、“雙倍增”工程和工業強基工程。
組織實施“1020”生態農牧業重大科技支撐工程。
加大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力度。培養使用好各類人才。
進一步強化生態文明 促進綠色發展更加扎實有效
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有序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
加強資源有償使用、生態文明評價考核等制度建設。
推進重大生態治理工程。
抓好三江源二期、祁連山保護建設、南北山綠化等重大生態工程的實施。
加強環境綜合整治。
全面推進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謀劃實施湟水河全流域綜合治理。
完善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鞏固木里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成果。
實施500個村莊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大力發展高原特色現代生態農牧業。
做大做強做優工業經濟。
提升現代服務業層次和水平。
進一步擴大項目投資 促進支撐保障更加強勁有力
加大有效投資力度。
積極爭取國家重大項目和政策支持更多地向青海傾斜。
加大項目儲備和滾動推進力度。
增強政府投資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全面放寬民間投資的領域范圍,穩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投融資模式。
大力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努力營造良好投資環境。
統籌實施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加快推進“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落地。
著力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綠色能源示范省建設,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快“寬帶青海”建設。
進一步統籌城鄉區域 促進全域青海整體功能更加協調
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抓好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
加快發展特色小城鎮。
加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和傳統村落保護。
持續推進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智慧城市試點。
優化城鄉公共資源配置。
推動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均衡配置。
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
提升區域協調發展水平。
促進東部城市群提速擴容、轉型升級。
落實加快海西發展促進經濟轉型的意見。
推進環湖地區特色產業發展。
加大青南地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力度。
增強各類產業園區競爭力。激發各類產業園區動力和活力。統籌解決好園區外產業發展的問題。
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進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推進脫貧攻堅,破解民生“難點”。
促進就業增收,穩定民生“支點”。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回應民生“熱點”。
創新社會治理,消除管理“盲點”。
民生十件實事
■城鄉勞動力技能培訓8萬人次,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保持85%以上,完成機關事業單位招考5000人左右。
■取消義務教育學校社會實踐及校外活動收費項目,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提高50元,新建及改擴建75所公辦幼兒園。
■落實社保提標和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措施,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月人均標準提高15元、城市低保月人均標準提高50元、農村低保年人均標準提高350元。
■繼續實施嬰幼兒營養改善、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和農牧區婦女“兩癌”免費檢查項目。
■改擴建農村公路6000公里,建成便民橋涵200座,取消全省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
■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補助和村醫報酬,為200所學校配齊配強衛生室,免費治療結核病2000例,篩查包蟲病重點人群100萬人。
■將高齡補貼月人均標準提高20元,新建30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10個醫養融合服務機構。
■實施700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項目。
■實施5.6萬戶棚戶區改造和6萬戶農牧區危舊房改造項目。
進一步增強內外聯動 促進開放合作更加充滿生機活力
深化“一帶一路”務實合作。
與周邊省區協同爭取國家重大工程布局。
加快綜合保稅區建設。
實施青藏國際陸港項目,完善西寧機場口岸配套,推進跨境電商建設。
深化國際產能合作。
加強與內地的合作交流。
有效提升我省市州與國內發達城市間的合作交流層次。
繼續辦好青洽會、環湖賽等展會賽事。
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促進外貿穩定增長。
實施培育千萬美元潛力企業、外貿自主品牌行動計劃,重點打造特色輕工、農畜產品、新能源等三個出口基地,加大枸杞、沙棘等企業出口資質認證培育,支持高原特色和優勢產品出口,穩定機電設備等進口規模。
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 促進政府工作更加公正務實有為
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
切實增強“四個意識”,把講政治放在首位,堅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堅決把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落實到政府各項工作中。
忠誠干凈擔當履行法定職責。
落實國家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和我省實施方案。
依法、自覺接受監督,廣泛聽取意見。
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公正務實有為政府。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多干讓人民滿意的好事實事,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2016年工作回顧
回眸2016: 六大亮點見證“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年來,我們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省各族人民,扎實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完成了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堅持調整存量、優化增量,提升質量,推動發展動能轉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投資結構日益改善。
(二)基礎設施持續加強
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聚焦薄弱環節,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形成,水利工程建設實現重大突破,綠色能源示范省建設正式啟動,信息化建設全面提速。
(三)協調發展持續提升
堅持城鄉一體、區域協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推動協調發展。城鎮化水平繼續提高,城鄉發展更趨協調,區域格局不斷優化。
(四)生態環境持續回歸
堅持生態保護與制度建設同抓、工程治理與自然修復并重,馳而不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全面展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構建,重大生態工程扎實推進,重點生態環境整治成效明顯。
(五)改革開放持續深化
堅持夯基壘臺、立柱架梁,以三大“國字號”改革為牽引,著力抓好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胺殴芊备母锟v深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有力有序,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國資國企改革不斷深化,財稅金融改革穩步推進,開放帶動戰略深入實施。
(六)民生福利持續增進
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75.5%。脫貧攻堅首戰告捷,就業形勢保持穩定,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公共安全水平鞏固提升,物價漲幅得到有效控制。
2017年工作總體安排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
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
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同口徑增長8%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
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4%
進出口總值增長5%
旅游總收入增長20%以上
新增城鎮就業6萬人
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105萬人次
物價漲幅控制在3%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