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西海都市報
新年伊始,青海又一次登上了央視新聞聯播。這一次,向全國人民展示的依舊是生態這張青海名片。
2月7日晚,央視新聞聯播播出了《青海: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長達4分多鐘的直播,展示了我省近年來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在過去的一年里,央視播出了142條與青海有關的新聞,僅登陸新聞聯播就達10次。所有報道中,生態占據了絕對的主力,表明青海正努力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轉變。
青海人對湟魚有著一種天然的深厚情感。土生土長的青海人李永輝也是如此。
李永輝是央視青海記者站一名資深記者,說起湟魚,他很有故事。李永輝清晰地記得,有一年采訪環湖賽,他在等待車隊經過時,看見黑馬河里密密麻麻的湟魚在游動,他被震撼了。
2014年6月,帶著這種震撼,李永輝第一次拍攝了湟魚洄游,在央視新聞頻道播出,湟魚一下子進入了全國觀眾的視野。2015年,央視100多人的團隊進駐青海,只為湟魚而來,一共100多個小時的直播《湟魚洄游季探秘青海湖》整整持續了兩周。這一年,湟魚火了,觀看湟魚洄游成為一項新的旅游體驗項目。就連境外媒體也頻頻轉載,湟魚不僅游進了國人心里,還游出了國門。
之后的2016年、2017年,一到湟魚洄游季,湟魚就霸屏央視,讓更多人了解青海從探秘青海湖開始。近年來,青海湖湟魚資源量由不足3000噸恢復到8萬噸,增長了近30倍,這讓像李永輝這樣的無數青海人無比自豪。
雪豹是當之無愧的明星
要說青海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就,不能不提去年10月在央視新聞頻道播出的《還看今朝》青海篇。
這個報道長達200分鐘,其他省份的相關報道均為90分鐘。更厲害的是,這個報道在全國收視率排名第20位。200分鐘的視頻里,隆重介紹了我省以“四個轉變”推動“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落地生根,堅持生態優先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還看今朝》青海篇全面展示了青海大美風光,以景說事,以景談生態保護?!痹诶钣垒x看來,只有生態保護好了,才會有美景,才會有野生動物。而雪豹是我省野生動物中當之無愧的明星,它一年至少亮相央視五六次。“幾年前,拍到雪豹是一個大新聞,現在從發現雪豹到牧民救助雪豹,再到雪豹三天兩頭出沒,盡管雪豹頻繁現身,但全國人民都愛看它?!崩钣垒x說。
野生動物是反映生態的一個重要指標。水獺種群不斷恢復、藏羚羊種群數量達到7萬多只、雪豹從過去難覓蹤影到頻頻現身……這足以說明我省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青海這片土地非常適合野生動物生存繁衍。
著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產業
去年,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我省還迎來了一件令人歡欣鼓舞的大事— —可可西里申遺成功。應該說,這不僅僅是青海的大事,也是全世界的大事。
為此,央視新聞聯播播出了兩集關于可可西里的報道,揭開了可可西里的面紗,讓遙遠的可可西里不再神秘,讓全世界目睹了它的風采。
進入新的一年,《青海: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又一次驚艷央視新聞聯播,再一次集中展示了我省近年來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取得的豐碩成果。報道講述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省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在三江源國家公園落實“一戶一崗”工作,讓每戶牧民家都有人從事生態管護,吃上“生態飯”,并為生態管護員們配置新設備,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在保護好環境的同時,我省還著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產業。去年,我省連續7天實現清潔能源供電;不久前,我國首個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園區在我省投入運營……這一切,表明在我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正在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正在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
生態保護給青海人帶來環境福利
無論是湟魚、雪豹,還是循環經濟和綠色產業,這些都是從媒體的視角中看到的青海生態變化。卸去媒體人的外衣,李永輝看到的青海生態變化更實在。
李永輝說,成為記者之前,他的圈子局限在西寧,他看到的南北山是光禿禿的,一到春天就刮黃風,小時候他透過家里的窗戶就能看到大墩嶺上的建筑,現在看不見了,那些建筑都被綠樹遮擋了,即使春天風來了,塵土也少了。
工作后,李永輝的視野廣了,腳步遍及青海各個角落。這幾年,但凡下鄉采訪,他就能偶遇野生動物,最常見的是藏原羚、巖羊、狼、狐貍、旱獺等。“以前想拍它們不容易,一下車它們就不見了蹤影,現在你拍你的,它們該干嘛干嘛?!崩钣垒x淡定地說。
生態的變化自然凝聚著人的變化。這幾年,李永輝時常聽到牧民們把生態保護掛在嘴邊,看見垃圾立即彎腰撿起來,因為他們已經深切地感受到了生態改善帶來的好處。
“正如省委書記王國生所說,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崩钣垒x認為,這句話不光適用于新聞報道,也適用于各行各業。青海生態保護做得好,為新聞媒體提供了大量素材,給新聞記者創造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