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一個國家公園形象標識正式發布
11月10日,省委、省政府召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暨形象標識征集評選情況通報會,通報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進展情況,發布三江源國家公園形象標識。省委常委、省委改革辦主任馬順清作通報,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西明主持,馬順清、張西明、副省長高華為三江源國家公園形象標識揭幕,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研究院院長劉波介紹三江源國家公園形象標識設計創意。
長江、黃河、瀾滄江是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水、發展之水、文明之水。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對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三江源生態保護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今年3月5日,中辦、國辦印發《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青海省成為全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省份。
通報指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國家有關部委指導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將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作為“天字號”工程,集各方之智、舉全省之力,緊鑼密鼓、高效快捷、強勁有力地推進。打破九龍治水,切實解決監管碎片化問題;系統整體保護,對各類保護地進行優化重組;結合精準脫貧,健全完善生態管護機制;突出保護主題,完善相關規劃政策體系;促進和諧共生,建立牧民群眾充分參與機制;整合專項資金,強化體制試點資金項目支撐;開展人員培訓,強化人才和智力支撐;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和推介力度。目前,試點各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有力有序有效地進行。
通報強調,經過多輪多方案比選,不斷優化完善,最終確定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形象標識反映了三江源地區的典型特征和文化精髓,體現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相關要素特征,是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的形象展示。各有關地區和部門要以形象標識的發布為新的起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提出的“四個扎扎實實”的重大要求、認真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完善體制機制、加大工作力度,高效率、滿負荷、快節奏、高質量地抓好年內各項工作,超前謀劃明年工作,圓滿完成兩年試點的各項任務,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保護管理經驗,確保三江清流源源不斷滋潤華夏大地,向中央交上合格答卷。
(青海日報11月11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