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青海開放型經濟建設走過的是一段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相互激蕩、觀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攻堅克難和艱苦創業相互交融、規模從無到有并且不斷發展壯大的歷程?!?月10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改革開放40周年新聞發布會,省商務廳副廳長李雅林就青海開放型經濟在改革開放中實現跨越發展作新聞發布。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商務系統緊緊圍繞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立足自身優勢,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歷史機遇,堅持對外開放與深化改革相結合,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相結合,重點突破與全面發展相結合,著力建設對外合作交流平臺,著力打通全方位對外貿易渠道,著力拓展對外開放合作空間,在構建全方位、多元化、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上邁出了新的步伐,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升,為促進全省經濟發展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借得東風至,揚帆破浪行。青海,正以海納百川的開放氣魄、振奮人心的趕超姿態,書寫開放型經濟的青海速度。
體制機制實現新優化
聚焦青海商務事業,省商務廳始終把解放思想作為推進開放型經濟建設的首要前提,堅持構建開放包容、勇于實踐、依法行政、主動作為的干事創業環境,不斷深化對加快開放型經濟建設的認識,積極參與對外經濟合作交流;對政府、市場與企業之間的關系認知更加清晰,服務企業拓展市場的積極性不斷加強。
在北京、上海、武漢、香港等多地舉辦“青海商品大集”,在阿斯塔納世博會舉辦“大美青海”主題宣傳日活動,推介本地優質產品,提升青海品牌知名度;利用新媒體、新平臺推介青海特色優勢產業產品“走出去”的舉措不斷創新,充分利用青洽會、藏毯展等重要經貿展會,持續增加青海元素,認真講好青海故事,全方位吸引境內外客商“牽手青海”。
改革開放40年來,省商務廳把優化體制機制作為推進開放型經濟建設的關鍵環節,堅定不移推進“放管服”改革,大力推進簡政放權與職能轉變,取消和調整下放行政審批事項45項,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省和市州“兩個清單”全面建立,成為保留行政審批事項最少的省份之一。
積極推行外商投資項目核準制和備案制管理,對境外投資企業全面實行備案制管理。與商務部簽署了“省部合作協議”,牽頭省內相關部門建立了青海省對外貿易發展聯席會議機制。專門成立了“雙隨機一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一整套相對完備的工作方案,梳理出“報廢汽車回收行業監督管理”等5類抽查監督事項,對兩市六州43家企業開展了隨機抽查,實現了抽查事項和檢查地區的全覆蓋,為推動貿易便利化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外貿發展和雙向投資取得新成效
省商務廳把優化外貿發展結構,提升外貿發展質量作為推進開放型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積極順應國際市場的深刻變化,深度調整外貿結構,擴大對外開放領域,深挖自身發展潛力,對外貿易取得跨越發展。2017年全省自營商品進出口總額達6.26億美元,與1980年自營初期的887萬美元相比,對外貿易額增長近70倍,年均增長11.2%。
同時,把拓展雙向合作領域,擴大雙向投資規模作為推進開放型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撐。利用境內外資金規模不斷擴大,堅持注重發揮行業協會,異地商會的作用,加強與商務部投促局、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以及相關駐中國使領館的溝通合作,通過以商招商、以企招商、網上招商、會展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不斷提升吸引外資效率。截至2018年6月底,累計審批外商投資企業622家,投資總額103.32億美元,合同外資51.6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8.94億美元。
積極推進對外經貿合作、投資建設、勞務合作和人文交流等多方面合作,先后與29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合作項目,項目涉及農業種植、礦業開采、生物科技、酒店管理、物流、房地產、貿易等行業。截止目前,全省對外承包工程企業達10家,2011年至2017年,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累計約13.64億美元,增長7.5倍;截止2018年6月,曾在我省備案、核準的對外投資企業79家,中方協議投資額18.54億美元,其中1000-10000萬美元之間企業10家,1億美元以上企業4家。累計派出各類出國勞務人員6700人,主要從事工程建設、地質勘探、農業種植、漁業加工、印刷制本、設備安裝、紡織等工作。
口岸建設取得新突破
2006年,國務院正式批準青海省西寧航空口岸對外國籍飛機開放,2012年8月1日,西寧至臺北直航航班順利執飛,標志著我省至境外直航航線的正式開通,實現了新的跨越。
2016年10月,青海曹家堡保稅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關運營,填補了青藏地區海關保稅監管場所的空白。
2016年,正式開行了我省首趟西寧—比利時安特衛普中歐班列,填補了青藏高原無中歐班列的歷史空白。2017年,又先后開通了2列中歐班列,搭建了青海與世界交流溝通的新通道。
改革開放40年來,省商務廳把加速口岸建設作為推進開放型經濟建設的重要保障。十幾年來,按照一類口岸的標準,先后投入了1.25億元資金加大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先后建成邊防部隊營房及辦公大樓、口岸聯檢綜合樓、T1國際航站樓改造及配套設施、國際貨運臨時場所和口岸檢驗檢配套工程等項目,口岸基礎設施的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針對青海多民族聚居,為幫助做好民族團結工作,保障青海各民族出行方便,在多方協調努力下,先后開通西寧至曼谷、首爾、臺北、香港、東京、吉隆坡、麥地那7條國際(地區)航線。航空口岸從最初保障國際(地區)航班3架次/年,進出境人員189人次,猛增加到2017年的929架次/年,進出境人員3.4萬余人次。自國際航線開通以來,共保障國際(地區)航班2593架次,驗放出入境人員122446人次。
回首過去,青海開放型經濟改革開放40周年碩果累累;展望未來,青海對外開放的美好愿景更加令人期待。青海商務系統將以落實“五四戰略”為主抓手,以實現“一優兩高”為總目標,牢牢把握青海發展的最大機遇,時刻牢記青海的最大價值,不斷挖掘青海的最厚底蘊,緊緊抓住青海的最強動力,始終沿著青海的最佳路徑,繼承發揚青海最寶貴財富,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扎實有效的工作措施,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而不懈奮斗。(邢曼玉)
來源: 青海日報